红旗渠起点和终点

红旗渠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的红旗渠,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观。这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上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被称为人工天河。分水苑、青年洞、络丝潭三个景点是红旗渠景区。这三个景点各具特色,风调雨顺,内涵丰富,相互映衬。

那么,红旗渠起点和终点是在哪里呢?

红旗渠起点和终点分别是:是太行山腰处和安阳市林县。红旗渠终点站是安阳市林县,是在太行山下建的引漳入林工程。在风景秀丽的太行山上,红旗渠坐落于安阳以西50多公里处的林州林滤山。地形险峻,工程雄伟,达到越雄伟、险象环生的审美高度,给人以极大的震撼。

红旗渠,人工天河,是人类改造和利用大自然空前的杰作,是新中国林州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这既是一笔巨大的物质财富,又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通过这一工程,林州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和感人精神,得到了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和赞扬,赢得了世人的普遍赞誉。年代,周恩来总理骄傲地对国际友人说,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是南京长江大桥,二是林县(现名林州)。一九九六年六月一日,国家主席同志造访红旗渠时,亲笔题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河南省委书记——把红旗渠精神称作中华魂,民族魂。一九九六年被确定为全国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红旗渠源自浊漳河。沟头位于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裂处。主渠道长70.6公里,渠宽8米,渠墙高4.3米,纵坡为1/,设计增加流量23秒,全部挖空于太行山腰,工程难度极大。

林县位于河南省太行山东麓,河南、晋、冀交界,是红旗渠的故乡,红旗渠精神的发源地。这里土壤薄,水资源匮乏,是个贫穷的山区。水价高,十年九不收,豪门求租债,贫民日夜愁是旧林县的真实写照。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县人民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年起,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决心,先后建齐了河运河,南谷洞水库等水利工程相继建成。但是由于水资源的限制,大面积灌溉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山区多,山区有86%多。石灰岩体广泛分布于林州,裂缝和溶洞多,地表水易流失。存在隔水层的地下水埋藏得很深,难以开采。太行山东麓,地表侵蚀严重,峭壁多陡,沟壑纵横,造成太行山与林州之间的巨大差异,构成太行山峭壁的壮丽画卷。引水入林,是林县人民的心愿。

扩展

以浊漳河为源的红旗渠,在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坝截流,将漳河水引入河南林县(今河南林州)。林县引漳入林,必须面对几个问题:就是特殊时期(三年自然灾害)、资金(仅三百万吨)、粮食(仅三千万斤)、技术性问题(县内水工28名,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水源(为了保证水量,必须从晋河上游山西修坝引水)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16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