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一对来自山西的夫妇来到首都北京,这是他们第一次来到北京,而这次他们来北京的目的是为了领奖。
这对夫妻中的男人叫做冯开平,这一年他被评为了全国文物系统先进工作者。他的妻子叫做孟喜梅,虽然这一次是丈夫来领奖,但是这一奖项有着孟喜梅很大的功劳。
中国古文物流失严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国家一直在文物保护方面加大力度。
但很多地处偏远地区的文化古迹保护起来很是困难。因为所在的地方人烟稀少,监管不够到位,所以这些文化古迹中的文物就成为了盗宝者的首选目标。
为了守护这些文物,诞生了许多的护宝人。由这些护宝人担负起守护文物的责任,冯开平就是这样一位护宝人。
剧团成员转行做文物管理员见过冯开平的人都会觉得他像是一位朴实的农民,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冯开平曾经是一位文艺工作者。冯开平自小便在戏校中学唱戏,年他被分配到了山西省平顺县的一家剧团工作。
这是一家落子剧团,隶属于平顺县文化局,落子是一种北方的曲艺形式,在山西一带很受欢迎,所以当地有不少落子剧团。
冯开平进入剧团之后工作并不是很顺利,虽然是学戏曲的,但是他在剧团中只是做一些辅助的后勤工作,偶尔能登台也只是一个戏份不多的龙套角色。
冯开平在剧团工作了二十多年,一直过着很平静的日子,但这种平静的日子在年被打破了。
这一天,县文化局的局长找到了冯开平谈话。冯开平只是个剧团的普通员工,县文化局的局长亲自找自己谈话,这让冯开平泛起了嘀咕。
果然,局长给冯开平带来了一个重要任务。这个任务就是让他去平顺县金灯寺做文物管理员。
金灯寺位于山西平顺县与河南林县的交界处,是一座依山开凿的一座古寺庙,这是一座明代建筑,从明朝弘治年间修建到嘉靖年间才完成,前后经过了几十年的时间。
整座寺庙充满着明代建筑风格,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到如今寺庙里面依旧保留着大量的雕像、石窟、浮雕、佛殿等等,都是历史悠久,价值极高的古文物。
但是金山寺地处偏僻,九十年代这里连汽车都通不过来,想要去到金灯寺,只能驱车到附近的镇子上,然后走上二十多公里的山路才能到金灯寺。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金灯寺缺乏有效的保护,成为了诸多盗宝者觊觎的目标。这一次文化局的领导挑选冯开平作为文物管理员,就是希望他能够担负起守护金灯寺的责任,好好守护这些文物。
面对领导的器重,冯开平觉得很突然,但也十分激动,他非常自豪的答应了下来。回到家中冯开平将这件事告诉了妻子孟喜梅,妻子非常的生气。
此时的冯开平与妻子孟喜梅已经有了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年纪都不大,尤其是他们的小儿子才刚一岁,正是需要人照顾的时候。
如果冯开平去金灯寺做文物管理员,就需要长期居住在金灯寺,当时的交通十分不便,很长时间才能回家一趟。
那么家里的事情他根本就顾不上了,所有的事情都会压在孟喜梅一个人身上,这怎么能不让孟喜梅恼火呢?
冯开平为人老实不善言辞,他也自知对不起妻子,所以并没有跟妻子吵闹。等到冯开平去金灯寺上任的那天,妻子孟喜梅还是早早的为他收拾好行李,让他去报道。
冯开平在金灯寺附近的玉峡关镇下车后,他拖着行李走了几个小时的山路才到达金灯寺,开始了自己的守寺生涯,金灯寺古朴雅致,文物众多,冯开平的工作就是守护它们不被偷盗,不被破坏。
说实话,在金灯寺上的生活真的是十分艰苦,冯开平刚到金灯寺上之时,寺庙中还没有通电,也没有自来水,到了晚上冯开平只能点蜡烛或者摸黑,日常用水只能去接雨水或者是山中的溪水。
吃的东西就靠冯开平自己背上山。因为交通不便,山上补给困难,冯开平平时会储备一些粮食和蔬菜,但蔬菜保质期短暂,所以在山上连新鲜的蔬菜都很难吃到。
生活上艰苦也就罢了,冯开平最难以忍受的是精神上的折磨。平时除了几个协助他守寺的村民以外,几乎没什么人与他待在一起,冯开平经常是一个人。
因为特殊的地理条件,金灯寺所在的山上经常起大雾,加上没有通公路的原因,所以在起大雾时,没有人来金灯寺。
冯开平就只能一个人待在寺庙中,连个可以交流的人都没有。冯开平曾经一个人独自在山上待了四十天,陪伴他的只有一台收音机,他只能从收音机中的电台中听到人说话的声音。
这种寂寞的滋味实在是折磨人。因为长时间没有与人交流,冯开平甚至会担心自己失去说话的能力。
守护文物频繁遭遇危险在冯开平看来,在金灯寺做文物管理员,无非就是寂寞一些,环境恶劣一些,冯开平能吃苦,这些对于他来说都是可以忍受的。
但是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做文物管理员竟然会遇到生命危险。金灯寺的文物一直是很多盗贼觊觎的宝贝,他们可不会因为有了文物管理员而打消偷盗的念头。
为了盗取文物他们能使出各种恶毒的方法。年,也就是在冯开平来到金灯寺一年左右之后,他便遭遇了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这天傍晚,有两个女人来到金灯寺,在烧香拜佛之后,两个人以天太晚为理由想要在寺庙中居住一晚。
金灯寺距离玉峡关镇还有好几十里的距离,再加上天快黑了,两个女士单独上路的话恐怕会有危险,于是便答应了她们的请求。
没想到这两个女人居然是偷盗者,她们在冯开平吃的晚饭中下了药,导致冯开平与两个前来帮忙守护寺庙的村民都中了毒。寺庙中有几块浮雕也被她们偷了去。好在这两个女盗贼下的不是什么剧毒,要不然冯开平可能连命都要搭上了。
这样危险的事情可不止发生过一次,还有一次,四个年轻男人来到寺庙,既不烧香也不拜佛,就是四处打量寺庙中的各处佛像。冯开平的第六感告诉自己,这几个人来者不善。果然,这几个人就是来偷盗文物的。天黑之后,这几个年轻男人便将冯开平与看守寺庙的村民给绑了,冯开平甚至被一个贼人给刺了一刀,险些丧命。
等到盗贼们离开,冯开平等人发现寺庙中一大片的浮雕都给砸坏了。他们没有带走浮雕不是因为这些盗贼心善,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技术,根本没法盗走。
想要成功的完整的将浮雕凿下来可是不容易的事情。气愤之下他们破坏了一大片的浮雕。给寺庙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寺中的生活艰苦不说,还时常要面临危险,那些与冯开平一起看守寺庙的村民说什么都不愿意再留在寺庙中了,在他们走后,冯开平就更加寂寞了。
但冯开平却没有退缩,没有人协助他,那他便一个人在山上守着,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冯开平的妻子孟喜梅知道丈夫在寺庙中生活艰苦,经常是缺衣少食,于是经常去给丈夫送一些食物、衣服和日用品。
但是冯开平却从来不留妻子在寺庙中过夜,因为寺庙中环境很是艰苦,另外冯开平还要面临偷盗者带来的危险,为了不让妻子受苦,也为了妻子的人身安全,他从来不让妻子在寺庙中过夜。
孟喜梅每一次来金灯寺看望丈夫,总是将带来的东西放下后便离开了,夫妻俩相聚的时间总是十分短暂。
因为工作长期忽略家庭冯开平常年守在寺庙中,家里大小事情全压在妻子孟喜梅身上。孟喜梅一个人带着几个孩子生活的也十分辛苦,所有应该由冯开平这个爸爸来做的事情也必须由妻子孟喜梅来做。
为了让几个孩子生活的更好一些,孟喜梅一边工作一边带孩子。她没有太高的学历也没有过硬的技术本领,只能一份份工作的尝试,她做过销售,摆过摊还开过小商店。在辛劳当中,孟喜梅将孩子们都拉扯大了。
生活上艰辛一些也就罢了,最难熬的就是家里遇到突发变故的时候,因为作为顶梁柱的冯开平无论在家中遇到任何变故的时候都帮不上忙。
孟喜梅曾经患过严重的胆囊炎需要住院治疗,冯开平得知消息之后却因为工作脱不开身吗,等到他离开金灯寺来到妻子身边的时候,妻子已经住院许久了,而冯开平也只能在妻子身边匆忙照顾几天,然后便匆匆离开。
后来孟喜梅病情出现了反复,医院已经无法治疗,医院治疗。但却始终等不到陪同的丈夫冯开平。一直到她准备动身的前一天,冯开平才匆匆来到孟喜梅的身边。
妻子孟喜梅生病,冯开平因为工作难以脱身。儿女们有些什么意外状况,也都无法照顾。孩子生病住院,孟喜梅一个人忙前忙后,孩子出车祸,还是她一个人照顾。在做文物管理员的二十多年当中,冯开平对于这个家,对于妻子是极为愧疚的。
因为文物守护者这份工作,冯开平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即便是这份工作使得他难以顾及家庭,充满着危险和艰辛,冯开平始终没有打退堂鼓。其实,对于冯开平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还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义务。金灯寺的文物都是国宝,而国宝是需要有人来守护的。
年,金灯寺终于通电了,冯开平再也不用整日靠着蜡烛的微弱灯光度过慢慢长夜了。三年后金灯寺内还安装了监控,安保系统得以升级,金灯寺外修了公路,交通也便利了。
因为金灯寺声名在外,所以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金灯寺游览。冯开平也就不那么寂寞了。只是这人一但多起来,冯开平也越发警惕了。二十多年的守寺生涯早就练就了他警惕小心的性格,对于文物的安全他一点都不敢大意。
因为冯开平在工作岗位上的突出贡献,在获得全国文物系统先进工作者奖项之前他已经获得了长治市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的奖项。
年,在得知自己要去北京领取全国文物系统先进工作者奖项时,冯开平便准备带着妻子一起去往北京,因为冯开平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得到这个奖项离不开妻子的默默支持与帮助,这个奖项有一半是给妻子的。
这次冯开平来北京可以带着妻子好好逛一逛北京城,弥补一下对妻子的亏欠,也可以让妻子与自己一起享受奖项带来的荣耀。
从北京回来之后,冯开平与从前一样守护着金灯寺,年,山西平顺县等地遭受了洪涝灾害,许多村庄、田地北洪水吞没。暴雨使得金灯寺的文物也遭受了损坏,这可是急坏了冯开平。
好在山西省因为自然灾害导致文物受损的情况遭到了整个社会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7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