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岁传奇女民兵营长,第66次参加全国两

一年一度,欢送申纪兰赴京参加全国两会成为西沟村的例行事项。5月14日,在西沟村欢送仪式上,申纪兰嘱咐大家,“在家”好好干活儿,克服疫情影响,把耽误的时间找回来。西沟村老民兵营长申纪兰不忘根,一生无悔建故乡文图┃《中国民兵》记者杨明月、苗鹏全国唯一连任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申纪兰,在许多人看起来是个传奇——年、年两次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和“全国道德模范”称号……她的传奇经历让很多人赞叹,但她常说:“我的奋斗离不开西沟村。”年,申纪兰出生于山西省平顺县杨威村,18岁嫁到西沟村后,她在西沟村不断地耕耘奉献,见证了西沟村的发展,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跨越。作为一名曾经的老民兵营长,申纪兰说:“民兵工作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能否把民兵工作纳入党的工作视线,是检验党的基层组织政治敏锐性的重要标志。”从年开始,西沟村组建的人民自卫队在平顺县牺盟会的领导下组织政治理论学习,到现在的西沟民兵营,民兵注重政治理论学习的传统一直传承至今。党员民兵每周一次学习、基干民兵每月一次教育从未间断。西沟村很早就有一个办得红红火火的“青年民兵之家”,但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越来越多的民兵开始外出务工,参加活动的民兵逐渐减少。如何让“青年民兵之家”火起来?如何让它真正成为民兵的“家”?如何守住对民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经历一番痛苦和思索后,申纪兰意识到:原因在于教育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气息。为此,申纪兰带领村委“一班人”一改过去的老套路,在继承以往时事讲座、国防教育、民兵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着力适应青年民兵求知、求学、求美的需求。为了留住更多的青年人,西沟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紧跟时代潮流,努力发展经济。年,西沟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迎来改革开放的新起点。两年后,申纪兰带领乡亲们办起了平顺县第一个村办企业,西沟村逐渐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现在,西沟村共有集体企业4家,民营企业12家。年,村集体可支配收入达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元。村里的很多年轻人并不羡慕大城市的繁华,他们在村办企业工作,在熟悉的家乡生活,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几十年来,西沟村没有发生过一起案件,甚至一个白菜、萝卜也没有丢失过,这是西沟人自豪的事情,而这少不了申纪兰的功劳。申纪兰知道,提高村民法制意识,才能让大家安心投入生产。所以,民兵营在加强民兵自身教育活动的同时,按片划分责任区,强化民兵目标责任管理,充分发挥民兵的先锋模范作用。民兵普法宣传队、治安巡逻队建起来了,他们定期向村民进行法制宣传和安全提示,提高了村民的法制意识、安全防范意识,逐渐树立起民心贤、村风正、秩序好的文明农村形象,广大村民安心投身乡村建设,为西沟村的发展注入活力。西沟村发展起来了,申纪兰还是一如既往地朴素,一身深蓝色粗布衣服、一头刚盖住耳朵的短发,多年来她一直保持着这种农村最常见的打扮。她的住房至今仍然是20世纪60年代的老房子,一张旧桌子、一个旧式小柜子、一张老式木床占了半个屋子,没有一件现代化家具和高档电器。对自己如此严苛,她却多次将奖金捐给村集体,坚持不领厅级干部工资,原来每月只拿村集体元补贴,这两年涨到元。申纪兰是这样说的:“不管什么时候也不能忘记党的教导,不能脱离群众,要给群众干工作。”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本文原载于《中国民兵》杂志)申纪兰第66次参加两会:我生活在农村知道农民所想所盼文┃范丽芳中新社太原5月21日电“年是我第66次参加全国两会。我是个农民代表,每天生活在农村,知道农民想甚、盼甚。今年我还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74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