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龙门寺集六代木构建筑于一寺

长治有这么一座神奇的寺庙规模不大但布局完整从五代到宋元再到明清六代木构建筑集于一寺它就是位于长治市平顺县的龙门寺龙门寺初名法华寺,又名惠日院位于石城镇源头村北的山坳里始建于北齐文宣帝天保元年(公元年)此后金、元、明、清历代均有修葺但总体布局尚存宋代熙宁年间重修之制集五代、宋、金、元、明、清建筑于一处是河谷内历史最悠久、现存文物建筑最多、跨度时间最长、石刻史料最丰富的寺院不同时期的建筑反映了各个时期的结构和工艺体现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建造技术水平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木构古建博物馆建筑布局龙门寺坐北朝南、背山面水东西宽65米,南北长78米总占地面积约平方米总体布局共分三条轴线每条轴线上又分前后数进院落寺院的整体布局错落有致,主次分明中轴线布置有三进院落由南至北依次为山门、正殿、燃灯佛殿、千佛阁(已毁)西轴线由前后两进院落的僧舍和库院等附属建筑组成东轴线则由圣僧堂、水陆殿及禅堂、僧舍围合成的院落组成龙门寺外西沟山坡上还保存有宋、元、明、清历代墓塔10余座六代古建五代遗构——西配殿据该寺遗存《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经幢记载西配殿始建于后唐同光三年(公元年)是中国现存五代建筑中最早的一例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简洁的构造具有唐代建筑的遗风宋代建筑——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位居寺院中央据大殿石柱上的题刻(“绍圣五年戊寅岁四月二十二日石城村维那樊亮保家眷平安施柱一条……”)大殿建于宋哲宗绍圣五年(公元年)是一座晋东南地区典型的小型歇山建筑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时代性特色金代遗构——山门龙门寺原山门已不存于世今以天王殿做山门称谓三开间,进深四椽,悬山式屋顶虽无确切建年但根据大木作构件的做法判断应为金代遗构元代建筑——燃灯佛殿燃灯佛殿位于第二进院北端中部梁架构件多为圆木稍作加工后即使用断面不拘一格且极不规整与山西境内的许多元代建筑颇相类同虽然是“明袱”形制却沿袭着宋、金时期的“草袱”之规明代建筑——东配殿东配殿位居前院东厢与西配殿相对而建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重建于明弘治十一年至三十七年(—年)清代建筑——东、西线建筑东线建筑有水陆殿、天宫殿等西线两进院落,多为僧舍、厩库等大多为清代晚期或民国年间所建文物遗存龙门寺各殿的塑像、壁画、典籍和供器等附属文物大多已经损毁流散仅剩3尊后唐时期的石佛身、佛座和元明时期残存的壁画但值得庆幸的是寺院内还保留着五代后汉隐帝乾佑三年(年)的经幢1通北宋乾德五年(年)立的“故大师塔记”等历代碑碣20通寺外西沟有祖师坟茔1处寺院东南坡有和尚坟10余座和宋、明等历代墓塔4座千年龙门寺,风雨相随这座集六朝古建于一身的庙宇始终不离不弃默默地、静静地守护着我们的精神家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72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