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刚结束,各地温度持续回暖,天气仿佛乘坐了快车,打破各地以往温度值,近日河南省各地平均气温达到二十度以上,比起以往升了不止十度。俗话说,气温猛然升高必会出现一个寒潮拐角,天气网今日也发文预告,二月22日到23日左右,各地温度就要进入一个低温拐角,提醒大家注意气候变化。古人曰:“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由此可见,抵御寒邪,任重而道远,到了春日也不能松懈,春日里的“冬天”也很伤人,就拿脑血管病来说,春天里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都挺高,与春日的气温、气压、空气湿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除了脑血管疾病类,呼吸道疾病也是春季的高发疾病,例如流感,在我们的印象中,一到春日三月,去诊所,大多数患者都是挂着吊针,时不时咳嗽的孩童,孩童的抵抗力与防御力较低,为流感的乘虚而入提供了机会,再加上气候多变,一冷一热,再一冷,干燥少雨更是直接影响人体的呼吸道黏膜,造成上火、咳嗽等症状,每年春季都是大片流感高发。二月回春很快,各地春暖花开,百花绽放争奇斗艳,在享受烂漫春光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提防“倒春寒”。
01早穿厚、午单衣、晚加衣
春季穿衣讲究三个原则:早穿厚,午单衣,晚加衣。无论当天最高温度多少,早上起来,还是微微带有凉意,再加上现在才仅仅是二月份,因此早上穿厚,增加自身抵抗力;中午单衣,十点到下午两点是一天内温度最高的时候,根据人们的出勤时间,这个时间段大部分人是处于活动的阶段,因此可着单衣,以防温度过高,身体发汗,由此引发着凉等症状;晚加衣,太阳落下后黄昏温度降低,地表阳气下降,阴气上升,这个时间段需添衣,保暖为主,以防寒气侵入。02春季食谱,切记“四多四少”
1.多主少副多吃主食,提升自身免疫力,主食中,无论是大米,大麦或其他粗粮,其大部分的成分为碳水化合物,为人体提供基本所需,转化为人体能量。2.多菜少果多吃蔬菜,适量食用水果,中医讲春季养肝,而蔬菜中含有各种丰富的人体所需物质,提供人体所需的同时,能够帮助肝脏更快地进行新陈代谢;适量食用水果,春季有樱桃、青枣、草莓、枇杷、杨桃等应季水果,春季食用水果应结合自身体质,切勿过食寒性水果,侵蚀脾胃。3.多水少油少油腥,清淡饮食,以防上火,减少肠胃的负担。春季气候问题,天气干燥,加剧身体水分的流失,无论是人体皮肤还是身体内部,都要注重补水,有利于排毒,防燥。4.多彩少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将角、徵、宫、商、羽五音分属木、火、土、金、水,从而五音与五脏相通,有了“五脏相音”学说,即宫声入脾,商音入肺,角声入肝,徵声入心,羽声入肾。与此同时,除了音律,对于颜色,五脏也各有所爱,如心爱红、喜苦;肝爱绿、喜酸;肾爱黑、喜咸;肺爱白、喜辣;脾爱黄、喜甜。春季饮食应多彩少单,照顾各器官之所喜,做到五脏均衡调养。除了日常起居,饮食,情志方面也需注意,凡是不良情绪,如愤怒、悲思、恐惧,皆伤元气”,因此在精神方面我们要静心寡欲、不妄作劳,以养元气。顺应自然变化,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随着时间、空间和四季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达到修养身心,健运脾胃,调养后天,延年益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