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顺县神龙湾的小康路长治新闻网

治疗白癜风有什么方法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201203/8458713.html
“穽底沟灰溜溜,往上看一溜天,往下看白河滩。姑娘出了山,留下光棍汉。”歌谣里唱的是平顺县东寺头乡的神龙湾村。神龙湾非苦寒贫瘠之地。湾内飞瀑流泉,巨石横陈,四周被高山绝壁合围,其形如井,村子居于谷底,也叫“穽底村”。上世纪80年代,村子年产黄梨20万斤、柿子25万斤、山楂10万斤、花椒9万斤……老百姓吃不完,多烂在地里。年神龙湾村办起了水果罐头加工厂,产品一度畅销内蒙古、河北、山东三省,因交通不便,产品不能按时交货,没多久,厂子停了。路阻且长。年前,神龙湾村民出村去县,有两条路——哈喽梯和井圪筒。井圪筒,从“穽底”到“穽头”,要攀越一万多级石阶。哈楼梯,梯如其名,行至半途,村民每每背倚山石,哈喽哈喽喘粗气。想坐车,则需借道河南,经河北,再转回石城镇,逆漳河来县城。一圈绕下来,6个多小时。村民调侃“县城到了,天也黑了,天大的事得等明天。”秦有法的评价直接又诙谐:“听名是坐车,活受罪,一溜山,车在路上跳,人在车里跳,心在肚里跳。”太行山的群峰,将这条“神龙”死死困住了。改变神龙湾村命运的是神龙湾挂壁公路的通车。这条路修了15年。工具自备,干粮自带,任务自完,村民们怕掉队,把在林县的亲戚也喊来帮忙。“最难忘的是老党员胡书林,腿有残疾,得了食道癌,后期不能正常进食,带着炒面糊糊,也坚持上工,为了支援修路,把自己的寿木板都卖掉捐了。胡书林常说‘我爷是砍柴摔死的,我这腿是走山路摔断的,没有路,村里的娃娃还要摔’。”老支书周成富娓娓说着修挂壁公路的故事。

抡锤头,斗石头,担萝头,晒日头,啃窝头。神龙湾村人终于将大山穿透。一条全长米,33个连体洞,39个窗口的挂壁公路从此悬挂在了太行的腰间。

公路通,百业兴。奇险秀绝的风光令众多游客慕名而来,神龙湾村乡村旅游呈“井喷式”增长,村民抓住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本土特色产业。退役军人周书玉在村里开了第一家饭店,之后,神龙湾村的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周书玉说:“来写生的学生很多,年我扩建成吃住一体的农家乐,年又扩建一次,现在能容纳多学生。”今年为了更好地满足游客需求,周书玉的农家乐再次提档升级。步入其间,电视、卫生间、wifi、空调一应俱全。“目前在我这儿工作的有12人,做个几年,很多人就自立门户。先前我带出来做农家旅社的,就有12家,发展得都不错。”周书玉的语气中不无自豪。“来往的人多了,花椒、柿子、野菜……就地卖了,一年也不少挣钱。”元红龙说。开超市、开饭馆、开旅社……厨师、服务员、河管员、环卫、司机、导游、电商……村里的工作多了起来,村民有了更多选择,生活也日渐丰富。“一瓣蒜、一箱方便面,大件的洗衣机、电视机,今天下单,两三天就能送到。”神龙湾村综合服务站负责人周志平边说,边飞快地将刚送至的快递扫码入库。其间,66岁的李春英拿着今年新采的花椒走进服务站,打算邮给在晋城工作的女儿。今年已是第二次来神龙湾写生的学生李周来服务站拿快递,他说:“颜料、画纸、生活用品提前在网上下单,到了神龙湾直接来服务站取,省时省力。”神龙湾村群众的生活随着神龙湾挂壁公路的发展不断地变化。除了快递、电商,村里还有了银行服务站点。村民、游客办理小额取款、转账汇款等业务不用出村就能搞定。大交通带来大发展。平顺县持续在“大交通”上发力,“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深入推进、挂壁公路加固维修、通往河南的出省道路拓宽改造……交通通达,吸引众多企业在神龙湾投资。长春欧亚集团落地神龙湾,对景区进行深度开发,影响深远。神龙湾村党支部书记周海玉说:“现在村上有农家旅社和农家超市共97户,解决了余人的就业问题,村民来自旅游服务行业的年收入达到1元。”有了路,过去困扰百姓的千仞绝壁,变成了造福群众的“金山银山”。有了路,过去无人问津的穷乡僻壤,变成了门庭若市的旅游打卡地。有了路,过去无路可走的贫困群众,纷纷端起了风光致富的“金饭碗”。未来,神龙湾的乡村振兴路还将越拓越宽。来源丨平顺融媒记者丨宋娴苏娟编辑丨秦天

审核丨韩焰

监制丨岳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65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