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国企金岭矿业摘星脱帽记

细雨蒙蒙中,高耸的脱硫塔下,拉着长笛的货车驶过淄博市张店区中埠镇铁鹰路29号的路面,惊起了路面几只觅食的鸟雀。

鸟雀飞过,山东金岭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岭矿业)办公楼安静地矗立在灰色的天际下,一个充满故事的老牌国企就此进入视野。

这是年4月9日的一个场景。这一天,*ST金岭重新变回“金岭矿业”。

“披星戴月”的一年,这家老牌国企到底经历了什么?

“摘星脱帽”时刻

经历了披星戴月一年的*ST金岭,终于迎来“摘星脱帽”时刻。

4月9日,是其复牌并撤销退市风险警示的首日。复牌首日,金岭矿业开盘涨幅达5%,但随后不久便回调。截至收盘,金岭矿业收于6.38元/股,下跌0.16%。

“金岭矿业的摘帽脱星利好,此前已经逐渐被消化。”机构人士评论称。

记者发现,在近一年的时间里,*ST金岭曾10次涨停,最近一次发生在4月3日。这期间,市场关于其“摘帽脱星”的预期不断加大,直到这个春天的来临。

此前的4月7日晚间,*ST金岭公告称,公司股票于4月8日停牌一天,将于4月9日开始起复牌,同时撤销退市风险警示,证券简称由“*ST金岭”变更为“金岭矿业”,日涨幅跌幅限制由5%变更为10%。

这意味着,因连续两年亏损而被实施退市警示风险的*ST金岭,就此保壳成功。

而这距去年4月13日其股票被深交所实行“披星戴帽”,正好一年。彼时,因年、年连续两个会计年度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根据相关规定,公司股票交易于年4月13日期被深交所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公司股票简称由“金岭矿业”变更为“*ST金岭”。

时隔一年,峰回路转。3月23日,*ST金岭披露的《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年实现营收10.41亿元,比上年同期微降0.24%;利润总额1.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亿元,同比增长.77%。

这表明,与以往众多股票突击保壳中采取的政府补助、债务重组以及资产出售等惯有套路不同,年度净利润大增的*ST金岭凭着前述成绩单,就此满足了“摘星脱帽”的条件。

究竟发生了什么?

从”披星戴帽”到“摘星脱帽,一年时间,*ST金岭究竟做了什么?这期间,几度传出“被借壳”传闻的这家老牌国企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公开资料显示,金岭矿业是一家以铁矿石开采,铁精粉、铜精粉、钴精粉的生产、销售及机械加工和发电业务为主业的公司。年金岭矿业完成对华光陶瓷股份有限公司的资产重组,成功变身为中国第一家铁矿石资源类上市公司。

记者注意到,就金岭矿业所在的有色行业而言,在供给侧改革如火如荼以及房地产市场向好的近几年,该行业行情表现整体不错。并且,受益于钢铁行情转暖,国内众多颇有实力的上市公司业绩明显提振。

不过,这期间金岭矿业的表现却并非如此:年、年,公司分别亏损5.63亿元、3.16亿元。其中,年更是出现了子公司——塔什库尔干县金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采矿许可证被注销,引发计提资产减值的一幕。

当上述这一幕与此前的连续两年亏损叠加,让其股价跌幅惨重的同时,也将其逼入了“年不盈利便被暂停上市”的保壳关口。

对此,金岭矿业人士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之所以连续出现年、年的亏损状况是因为计提减值,依据也是会计财务准则,且这一观点在上述两年年报中被证实。

尽管有此说法,但连续两个会计年度亏损,公司还是在年4月13日起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处理。此后,市场屡次传出*ST金岭“要被借壳”的传闻。

幸运的是,凭借年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的表现,金岭矿业最终“完美”躲过退市的风险。

市场变数

尽管躲过退市的风险,但对业绩高度依赖铁矿石的金岭矿业来说,未来并非一片坦途。

据年报披露的数据,报告期内,金岭矿业实现营业总收入10.44亿元,比上年同期提高66.77%。其中,铁精粉年的销售收入为7.23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69.28%。

业绩过度依赖铁矿石业务,对金岭矿业来说并非是一件好事。

目前,铁矿石的市场定价权,更多掌握在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和FMG四大矿山巨头手中。金岭矿业在年报中提到,全球四大矿山的铁矿石现金成本降到15.2美元/吨以下。而国内重点统计企业平均制造成本45.8美元/吨,高出四大矿山三倍多。

成本的悬殊,导致国内矿企丧失了市场定价权。

特别值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12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