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了六朝往事的山西长治龙门寺,湮没在时

在北京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https://m.39.net/pf/a_4561806.html

六朝,哪六朝?五代、金、北宋、元、明、清

六朝的建筑在一间寺庙里齐聚,是不是正说明龙门寺在这六朝里都是香火旺盛、被人记在心上的?

龙门寺,在山西长治、平顺县城东北65公里、石城乡源头村北二里许的龙门山山腰

出发前上网查资料,翻到第4页就没有了,而且**百科上还把平顺县东北写成西北,曾经辉煌的龙门寺淹没在时光里

车到山脚,龙门山如刀剑砍削般陡然壁立,是北方山水的雄与险

沿着石阶上行,阳光正好,树影婆娑

有同伴发现对面峭壁上似有一个洞窟,长焦拉近,真是一尊佛,寂然独坐

这是什么年代的?在悬崖上雕刻一尊佛像应该很有难度吧

老师仔细看了照片,摇摇头说身形虽古朴,但看佛头的形制,绝不会是明代以前的

往前走,草丛里有一块石碑,果然,老师厉害

龙门寺始建于多年前的北齐天保年间,那一年,法聪和尚经五台山云游至此,发觉此地灵气飘逸,禀呈圣上,传旨建寺,初名"法华寺"

至后唐,法华寺有殿宇50余间,宋时增至百余间,宋太祖赵匡胤赐寺额"龙门山惠日院"

北宋乾德年间,随龙门山更名"龙门寺",当时寺中僧众达多人

到元代,寺院方圆七里山上山下皆属龙门寺,无俗家地宅

元末遭兵灾,寺中多数建筑被毁,明清两代重葺增建

寺前的老树笔直遒劲,只是几百岁的它也不曾见过龙门寺曾经的辉煌

坐北朝南,龙门寺分东、西、中三条轴线,东西线多为明清所建的僧舍、库房等附属建筑,主殿在中轴线上,依次是天王殿、大雄宝殿、燃灯佛殿,前院有东西禅堂,而其他,都成了遗址

山门没了,金刚殿没了,天王殿就代替了山门的功能

天王殿前有一块石牌牌

本来这里有一个透明碑的碑厅,现在就剩下这块说明书

碑呢?老师说:透明了

天王殿属于金代建筑,面阔三间,悬山式屋顶,前檐当心间补间斗拱45°、60°斜拱共用,金代特征显著,柱额、架枋、斗拱为金代遗构

怎么样,专不专业?

其实是从门口钉的说明牌上抄的,我实在是没有建筑细胞,散团时别人说起古建来已经头头是道,我还只惦记着角神、鸱吻和哪个菩萨笑得好看

殿内供奉四大天王(现代塑像),壁画与永乐宫壁画风格相近,但已漫灭不清

第一进院落,正中是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建于北宋绍圣五年(),历代维修大木构件更换甚少,基本保持了原建风格,殿内供奉佛祖释迦牟尼(现代塑像),壁画为明清风格

大殿面阔三间,台基高峙,单檐歇山顶,进深六椽,出檐深远,前檐西平柱题有绍圣五年的纪年

殿顶琉璃脊兽,金元形制,色泽浑厚

大雄宝殿旁边的西配殿是全寺最古老的木构,也是中国现存唯一一座五代悬山顶建筑

建于五代后唐同光三年(年),面阔三间,进深四椽,殿内无柱

梁枋简洁规整,柱头斗栱为简单的斗口跳形制,栌斗上有替木,唐风犹存

殿内供奉西方三圣,殿顶脊兽为石刻,老师说琉璃脊兽金代才开始出现,这石刻应该是五代原物

西配殿前有一通尊胜陀罗尼经幢,雕造于五代后汉隐帝乾佑三年(年),刻记了西配殿的建造年代

旁边一棵扎着红领巾的侧柏,已经多岁了

西配殿南侧有一个小院落,很是幽静

记忆中有歌声响起: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一方石桌,一杯清茗,我能驻足多久?叶公好龙罢了,回头看看那棵站了年的老树,莫名感动

东配殿是观音殿,面阔三间,重建于明弘治十一至三十七年(-)

建筑风格与元代的西配殿完全不同,斗拱比例明显缩小,柱子变细加长,单檐硬山顶,坡顶陡峻,阑额附有木雕,装饰性构件明显增多

从大雄宝殿的西侧绕去后院,大殿山墙上工工整整刷了一墙的大字标语

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曾经这古寺充当了村里的小学堂,大雄宝殿里书声琅琅

墙下有一块石牌:平顺县第二高级小校,繁体字,应为民国遗物

老师指着西配殿侧面的精致悬垂说,这叫悬鱼

关于悬鱼有个典故,《后汉书·羊续传》说:东汉,羊续任南阳太守,下属送给他生鱼,他不好拒绝就收下来悬挂在院子里,后来这人又送鱼给他,他把上次悬挂的鱼指给他看,下属知趣,不再送礼了

于是"悬鱼"就成了官吏廉洁的代名词

用于建筑装饰后,悬鱼的形象变得简单、抽象,有的甚至变成了蝙蝠,以取"福"之意

继续往后院走

后殿是燃灯佛殿,面阔三间,单檐悬山式,梁架构件多为圆木稍作加工后直接使用,断面不规则,是长治地区元代建筑的普遍做法

斗拱疏朗,肥厚墩实,构造纯朴,无补间铺作,粗犷的元代建筑特征

在相机的镜头里看来看去(因为近视还不肯戴眼镜,很多细节只能靠长焦解决),总觉得哪里不一样,原来是殿前的花儿,花儿开得那样红,跟古老寺院的简朴宁静形成强烈对比,呼应着门上的春联,给佛界平添了许多俗世的生活气息

一式红花,种这些花儿的人一定是个内心热烈的人

东边是管理员住的地方,院前空地没怎么打理,芳草萋萋,有狗狂吠

回到门口,一口明代成化年间铸造的大铁钟

寺院的管理员和来走亲戚的亲戚在庙门口抽烟聊天,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总结一下:龙门寺的山门天王殿是金代的,前院的大雄宝殿是北宋的,西配殿是五代的,东配殿是明代的,后院还有一座元代的燃灯佛殿,彩塑是现代的,壁画是明清的

这几天被山西的国宝们闪亮了眼睛的我们,对明清的竟然生出一种不屑一顾的情绪,奢不奢侈?

补记:

下山路上细看风景,发现此处竟有些九寨沟的风格,山谷里一弯碧水清澈见底,草木丰茂,心想怎地不好好开发?

一问,却说早已确定了龙口吐水、石谷龙门、金灯流油、幡杆圣脑、五檀闹槐、透灵石碑、菩萨迎宾、峭壁石佛的龙门八景,亦有“八宝龙门”之称,但似乎依旧人迹罕至,于龙门寺不知是祸是福

龙门山的柿子红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72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