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哪家医院看最好 http://www.znlvye.com/
天台庵位于中国山西省长治平顺县北耽车乡王曲村(原属实会乡),现存正殿及唐碑一通,始建于唐末天祜四年(公元年),是我国目前仅存的、全部位于山西的4座完整的唐代木结构建筑之一,年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殿平面呈正方形,面阔三间,宽7.05米,进深三间四椽,深7.03米,单檐歇山顶。
年,原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所长柴泽俊确认天台庵为唐代建筑,天台庵大殿虽然有很多后期修缮的痕迹,但是它的整体结构体现了唐代建筑的特点,依然是我国现存唐代木结构建筑的珍贵实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其建造上的许多做法,与建于中唐时期的南禅寺大殿相似,为中国小型佛殿中的佳构。
大殿四周有12根檐柱,柱高小于间宽。柱础为常见的覆盆式,柱头形卷舌较缓,柱上安有斗拱,承托屋檐,部分梁架上还残留有金黄色的五爪龙的彩绘图案。整个殿内没有一根柱子,结构简练,相交严实,既无重叠构件,也无虚设之弊,没有繁杂装饰之感,使殿内的空间更显得空阔。
屋顶施灰筒瓦及硕大的琉璃鸱吻。刘建宏介绍,屋脊上鸱吻年代为元代,加之新旧不同的梁架构件,显示天台庵在千年岁月里曾屡经修葺,但是修复时没有发现题记,只有一块清代筒瓦上记载金元曾维修过。
除了佛殿,寺院中保存下来的,还有一通唐代石碑和殿前的一对石狮。唐碑矗立在院子的东部,高约2.5米,宽80厘米,厚25厘米。碑首和两个侧面雕刻着佛像,神态娴静,体态雍容,一派唐人气度。有趣的是,在碑首上有一个人面雕刻,这在唐碑里极为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