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教用爱撑起一片天宋艳丽家庭

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https://www.sohu.com/a/504653161_121028765

宋艳丽是一名乡村医生,她有一个平凡而幸福的家庭,丈夫在外打工,女儿读初中,儿子上小学,公公、婆婆常年和她们住在一起,她亲切地称公公婆婆为“父亲母亲”。她们全家人遵纪守法,互敬互爱,积极进取,爱岗敬业,乐于助人,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宋艳丽先后被评为“平顺好人”、“道德楷模”、“好媳妇”、“孝星”,她的家庭被评为年度“三晋最美家庭”。

宋艳丽的公公是一名共产党员,于年1月应征入伍,系某部队的一名炮兵战士,服役期间在一次军事演习中为了战友的安全不幸负伤。年3月光荣退伍。

她的公公爱岗敬业、乐善好施。入伍前是平顺县孝文村小学的一名教师,在他任教的那段时期,经常用自己少的可怜工资,给那些家庭困难的学生买吃的和学习用具,自己借上钱替交不起学费的孩子交学费。退伍后,在晋东南地委党校工作了几年调回了平顺县,先后在县水泥厂、玉峡关、西沟、羊井底和青羊镇政府工作。虽然他的工作岗位换了很多次,但他的勤勤恳恳,乐于助人的美德始终不变。有人没钱住院了来找他;家里生气闹矛盾的来找他;娶媳妇缺钱了也来找他;家人去世没钱安葬还来找他,他都管,有钱出钱,有力就出力,实在没办法了就东奔西走去求人、借钱。就连春节放假回到家,他也顾不上自己家的事,而是给全村排着队的老老少少们理发、写对联。

也许是老天爷对他的“眷顾”吧,想让奔波的他停下脚步歇一歇,刚刚50岁就让他患上了严重的多发性脑梗死。而随后的十八年里,他自己不会走路、不会说话,不会吃饭,什么都不会。

年,当宋艳丽刚嫁入这个家的时候,公公就已患病4年之余,那时候他还只是半身不遂,最起码还会说话,也会拄着拐杖蹒跚地走几步路,时常也会因为赶不上入厕而拉到裤子里,婆婆在家的时候她收拾宋艳丽就打个下手,要是婆婆去地里干活的话,宋艳丽就帮公公收拾擦洗。宋艳丽的婚姻生活就这样开始了,病重的老人,拮据的生活,还有别人的嘲笑,有人说人家的媳妇都在外面住家属,只有宋艳丽天天呆在家里伺候公婆,真傻。但是宋艳丽却从来没有嫌弃过、抱怨过,因为她爱这个家,敬重两位老人。

在头些年,宋艳丽和婆婆共同伺候公公,丈夫打工,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她们婆媳实在抬不动他了,宋艳丽和丈夫的角色做了转换,丈夫在家照顾公公,宋艳丽去打工,摆地摊。无论是在市里还是县里,不管她租赁的房屋是多么的简陋而拥挤,却始终带着公婆。小小的家里始终弥漫着全家最熟悉的浓密的药味和大小便的气味儿。每天早上五点半,宋艳丽就会起床为公公做小米稀饭,打发两个孩子去上学,尽量让婆婆和丈夫能多睡一会。因为晚上母子俩要不停的为老伴翻身。然后,宋艳丽就开始给公公喂饭,喂药,喂得慢了怕饭会冷,快了又会被呛着,一咳嗽把饭喷的到处都是,她总是耐心地擦拭干净后再喂。饭后宋艳丽的丈夫再仔细地为老人擦洗身体,用盐水、双氧水清洗褥疮伤口,喷药,晾干后再抹药。每一次大便的时候都要用去将近半盒的开塞露,需要用棉棒和手去一点一点地抠。

宋艳丽有写作的爱好,她经常把自己参加写作比赛获得的奖金自助学生。她和丈夫还经常帮助邻居老人做重体力活,去医院探望孤寡老人,在地震和疫情时自愿捐款。在宋艳丽和丈夫的言传身教下,两个孩子从小就非常的懂得孝敬长辈,抢着帮爷爷穿衣服,有什么好吃的先让爷爷奶奶吃,在学校团结同学,乐于助人。

每当有人夸赞宋艳丽的时候,她总是说自己所做的还不及婆婆的半分,婆婆从一个四十多岁的年轻妇女到现在体弱多病的六旬老人,她对丈夫将近二十年的岁月里的精心照顾、不离不弃,她所受的苦、所受的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她的夜晚从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她总是光着背一坐就是一夜,为丈夫翻身,换尿布,发烧了喂药,口干了喂水,有痰了擦痰。常年劳累导致她也是一身的病痛。

年3月30日的早晨,全身瘫痪了十八年之久的宋艳丽的公公,没有像往常一样等到他的妻子为他穿衣洗脸;没有等到他的儿媳给他做饭喂饭;也没有等到他的儿子为他清洗破损的伤口,永远地离开了爱他的家人。遵照老人家生前的意愿,他的遗体器官无偿捐献,供医学研究。

送走了公公,宋艳丽全身心投入学习,年6月她以笔试、面试第一的优异成绩,成为青羊镇白马村的一名村医。

这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用生活的点点滴滴演绎着母慈子孝、妻贤夫安、尊老爱幼的中华民族的优良家庭美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59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