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平顺县 >> 平顺县美食 >> 初探井底村

初探井底村

井底村座落在山西平顺县东南方,沿着弯曲的公路往东不远就是河南林州地界。井底村地处深山峡谷底,四周悬崖绝壁,其形如井,人们俗称它“穽底”。

从平顺县城出发,经过西沟、东寺头,沿着新修的旅游公路就可以达到井底村。另外一条路线从林县的石板岩方向去的,经过王相岩景区门口,向南7公里到达猪叫石景点,然后再行4公里就到达了山西平顺县井底村了。

原来穽底村民出山,必经“哈喽梯”。“哈喽梯”位于穽底村西的绝壁缝间,凿于清初,整条梯近乎直立,没有扶手,共99盘级台阶,向上望如登天。梯子很多地方只容得下半只脚,一侧是山,一侧是深不见底的悬崖,一路需绕过十五六个险弯才能上到山头。

“哈喽梯”是一个很好听又带些洋气的名字,其实并没有特殊的含义。“哈喽”是个象声词,只因梯子几乎直上直下,人们在攀登时会发出“哈喽、哈喽”上气不接下气的喘息声,于是便叫了“哈喽梯”。因为陡峭狭窄,凶险异常,新中国成立前每年总有人堕崖身亡。

于是,何时能有一条像样的路走出大山,就成了穽底村人最奢侈的梦想。

年冬天,当时穽底村“凭一股豪情支撑”在一起的四五十名精壮汉子,一起组成最初的筑路队,开始了愚公移山式的建路施工。但当他们昏天黑地干了两个月之后,却发现“路”仅仅前进了3米。有人蔫了,有人牺牲了,然而手下没停。年年初,县交通局为他们争取到资金,工作人员扛着机器,像救兵一样来到井底隧道。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年春节之后,井底隧道终于可以通车了。大山里的村民,从此只需花50分钟,便可到达县城。然而兴奋之余,人们却发现隧道有很多后遗症,比如4米宽的路只能容一辆车通过,比如悬崖边上没有防撞墙,又比如头顶上不停往下落石等等诸多难题。于是在年,在国家的支持下,“挂壁公路”再次开工。筑路队伍在挂壁上开始了危险的“悬空作业”。之后又几经完善,直到年底最后竣工。

如今看到的挂壁公路长米,公路完全悬在半山腰,距山顶和沟底都有上百米,有39个洞口,窗外风景美不胜收。这是村民为了和外界沟通,特别是山西之间的往来,集全村人力物力开凿的公路。所谓挂壁就是在半山腰上挖洞,每隔一段就有一个大洞口,所以洞中并不黑暗。多米长的“挂壁公路”,井底村的村民用了十四年的时间才修成,其中有五位村民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在挂壁公路西口南边,紧挨着一座月亮桥很是别致,。要上桥爬到对面的山峰上,需要15元门票。这座桥跟“哈喽梯”想通。

井底村地处低凹的峡谷之中,平日谷中常有白云飘荡,四周奇峰时隐时现,变化无常,所以又有“白云谷”的美称。

如果有山水相伴,会让一个地方显得很有灵气。井底村四周虽然都是峻峭的山峰,但是祥云湖碧绿的湖水让这个村子顿时显得生机勃勃。湖的西岸有一个幽深的洞穴,洞穴中常年涌出清凉甘澈的泉水,有时伴着泉水会冒出缕缕的白雾,当地百姓传说这个白雾的喷出象征着天降甘露,昭示来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白雾即是祥云,祥云湖由此得名。(摘自网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9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