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庙宇山西回龙寺

简介:

山西长治平顺县,一个辖5镇6乡、个行政村的小县,却隐藏着数量众多的珍贵地上古建筑国宝,还记得之前说过的五代的天台庵么?就是那个被搞错了出生年代的国宝。五代-庙宇-天台庵

还有五代的大云院弥陀殿,就是这个唯一的五代壁画、最早使用普拍枋的实例。五代-庙宇-大云院弥陀殿

还有五代的龙门寺西配殿,就是这个唯一的五代悬山式木结构建筑。五代-庙宇-龙门寺西配殿

除了五代建筑,宋金时期平顺县遗留的古建筑也不少,单庙宇类就有淳化寺、九天圣母庙、佛头寺、回龙寺四座。今天咱们来说说回龙寺,回龙寺是一座以金代建筑和清代壁画入选国保的单位。

年6月25日,回龙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跟前面说的佛头寺是一批的,也是仅存一个大殿,也是殿内有壁画不过是清代的壁画,跟佛头寺的元代壁画不太一样。)

位置: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阳高乡侯壁村,与平顺夏禹神祠同在一个村子中,夏禹神祠是元代建筑,到那个朝代时再说。(一个小村庄中同时拥有一金一元两座早期木构,即使在山西也很是难得。)回龙寺孤立于侯壁村临西浊漳河南岸的土崖之上,寺南、东为农田,北为林地,西为土路。

年代:寺院的建造年代和历代修葺情形不详,据梁架结构及辅作做法判定大殿为金代建筑。

面积:建筑面积是82平方米,现仅存金代风格佛殿一座。

布局:回龙寺坐北面南,单檐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平面近方形。寺院也无所谓什么布局了,就是一座大殿,外面围了一圈围墙。

建筑形制:

回龙寺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四铺作出单杪。回龙寺大殿阑额不出头,较为独特的地方是没有普拍枋,栌斗直接位于柱头上方,显现出较早期的特征,这在金代建筑中比较少见。殿内绘有以《西游记》为题材的壁画50余平米,虽年代较晚(清),但保存较为完好。

明间面阔3.43米,次间面阔3.12米,进深8.33米,平面近方形。前檐柱高2.61米(柱高不越间广)。梁架为四架椽屋剳牵对三椽栿用三柱,厅堂砌上露明造,山面用四柱。悬山出际深约1米。

柱底平面图

悬山

悬鱼

斗拱单材高约20cm,略大于宋六等材,无补间辅作。斗拱总高97.5cm,占柱高的37%,阑额断面高宽为23.5*7cm,比例纤细,至角柱不出头,无普拍枋。前檐明间用两根明显内倾的小八角石柱,其他皆为木柱,檐柱无明显生起,仅用檐椽,无飞子,屋架举高约四分之一。

明间两石柱,无补间辅作

无普拍枋,阑额不出头

四辅作单下昂

泥道栱修长,是比较久远的做法

下昂深入乳栿下,乳栿伸出成耍头

后檐辅作

奇怪的后檐辅作

殿内梁架为三椽栿对前剳牵通用三柱,平梁上叉手蜀柱齐全,经斗拱传至驼峰。

铁箍加固的三椽栿

叉手、蜀柱

平槫下有替木

殿内绘有满墙壁画,正面以《西游记》为题材,绘猪八戒担担等,东山墙上自南至北依次绘有左手拄拐右手持拂尘的老者、持国天王、托塔天王、两名手持拂尘的青年赶着驮书的马赶路。为清代工笔彩绘,面积50平米左右。

价值:

回龙寺建筑有许多独特乃至孤例的做法,充分反映了宋、金时期地方建筑的多样性和民间工匠的创造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72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