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顺百村我行我述2杨家有女初长成说的

中科白癜风看皮肤病更专业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淙上,它的名字比较特别,即便按正常的汉语发音来读,也有许多人对“淙上”两字犹豫不决,更何况平顺人还读的不是正常的汉语拼音发音。

“淙上”按拼音应该是“congshang”,而平顺人却读作“shuangshang”,因“淙”字作为一个不常使用的汉字,过去常常有人将“淙上”写作“双上”或“爽上”,包括上级发文或本村人在填表时都有人这样写,近些年各种文件表格的用字规范要求越来越严格,人们的文化水平也越来越高,这种现象就越来越少了。

淙上村的得名据说和流水有关。传说淙上河沟在古时候有股泉水,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就会听到河沟中的淙淙流水之声,又因为河沟两边即是高山,两山将水声回应,“水在沟底流,犹如山上声”,就是说淙淙流水之声犹如在山上一般,遂将村名叫成了“淙上”。这个村名来历传说,小时候父亲曾多次给我讲过,现在想起来还记忆犹新。

为什么“淙上”读作“shuangshang”而不是“congshang”。据说,从前淙上村的一位古人对流水声的形容有质疑,说晚上听到的流水声明明是“shuangshuang”的,如何却要念作“congcong”,我们听到的是什么就念什么,从此,便有了“shuangshang”的村名。

不过,此传说也只是村上人自说自话而已,不一定是真正的原因。在离平顺县淙上村不远的壶关县还有一个淙上村,连发音都一样,难道能有一模一样的传说?抑或,shuangshang就是一个古音,只是现在改变了发音而已,这也不是没有可能。当然,这也仅是一个猜测,咱不是研究语言的,瞎说而已。

淙上村不大,就是一条东西向的河沟蜿蜒逶迤十余里,十几个自然庄无规则的摆在河沟两岸。这些自然庄有掌脑、东章背、小淙上、小庙后、乔掌凹、郭家坪、栈道沟、淙凹、闺女界、黄崖上、背上、东坪上、东坡等等,按说赵城沟也是淙上村管辖,不知道现在是不是了,因为看到“淙上村”的标识牌安装到了三岔口以西,把“赵城沟”割裂到了外边,故有此疑问。

记得小时候,由掌脑、栈道沟、东坡等自然庄组成的淙上大队第二生产小队还到赵城沟去种地,因为地块离家比较远,常是带着干粮,早上去了,晚上才回来。查看由山西省地名委员会办公室年12月编印的《山西省行政区划与自然村标准地名手册(长治市)》一书,淙上村所属自然村里“赵城沟”赫然在列,说明赵城沟自然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仍确为淙上村所属。

淙上村没什么大名气,即便在平顺县也只能按籍籍无名来形容,遑论出了平顺到更大的地方。翻阅年以前的《人民日报》《新华日报》(华北版、太行版),涉及平顺县的历史资料非常多,却从没有见过关于淙上村的报道。前一段时间翻阅《新华日报》(华北版)偶然发现一段资料中有涉及到淙上村一个民兵的话语,当时忘记摘录下来,后来再去找,怎么也找不到了。此事先记下,找到后一定补记在文后,这也是我能找到最早的在媒体上关于淙上村的记载。

上世纪八十年代,淙上村小学校在临近几个村比起来还是比较有名的,这是我记忆中淙上村最出彩的阶段了。那时候,农村孩子小学毕业后想要上中学,必须考上才能去,不像现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毕业必须上中学。

淙上村小学有一位优秀教师叫马买秀,是个先天性脊柱病的残疾人,仅仅一米二三的个子,他的前胸后背严重残疾,但特别爱专研学习,他带的小学毕业班数学成绩在全县都可以排在前列,马老师本人也多次受到县里或者更高级别单位的表彰。我就是马老师众多学生中的一个,可惜我不才,沦为一个小商人,愧对马老师的教诲。

几年前的一天,那时候长治市城区、郊区还没有合并,原郊区政协的张副主席在他的朋友圈发了一个动态,说“美丽的淙上”,配以几张图片。

一看到“淙上”两个字,并配以“美丽”形容,我真的很高兴。在家乡之外,突然见到有人说起了家乡事,你想那是什么心情?其实还是很忐忑的,想多听一些,又不好开口,思考好久,给张主席留言:“壶关?平顺?”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我想,王维当时的心情是不是也和我很类似呢?急切地想知道家乡更多的事,可忐忑的心情反倒让自己语无伦次,想了半天竟然问的是“那枝梅花开了吗?”

平顺和壶关是相邻的两个县,历史上的关系也有些缠缠绵绵,在两个县都有一个“淙上”这样的村名,字一样,读音也一样。我不敢确定张主席发的这个“淙上”是平顺县的呢还是壶关县的,所以试探地问了一下。张主席回复“平顺”,我才告诉他:那是我的老家。

张主席是一个文人,他的中短篇小说创作在长治名气很大,行走乡村为他的小说创作丰富了思路,当然他到平顺县去是带着扶贫任务的。淙上村恰是一个极度贫困村,全村八九百人口(其实这个数虚的很,许多人口已经迁离淙上好久,只是户口还保留在淙上村),除一个公办的供销合作社和几家私人开设小卖部外,没有一家企业。这样一个小村庄,被文艺气息很浓的张主席夸赞为“美丽的淙上”,一方面是他的浪漫情怀,一方面可能淙上真的很美,而是我从没有去仔细看她,去发现她的美。

在农村没有包产到户之前,淙上村除了农业生产外,还有林业,主要是种植一些苹果、梨等,另外还有一个粮食加工厂、一个砖瓦窑、一个油坊(仅仅在每年冬季农闲时才开工榨油)。最有印象的是林业上得好,每年从农历六月底开始,大队的大喇叭就会不定时的喊:各户注意了,明天早上到大队院分苹果,一口人一斤。这种声音能一直喊到农历十月份,才慢慢停歇。

林业上得好,用四十多年前一位大队里小干部的话形容,更形象:“烧了三年洪山香,强才盼到林业上”。洪山香是什么香,我不知道,大概应该是一种很名贵的香吧。后来,淙上村的林业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了,或许与树种老化有关吧,就像平顺县鼎鼎有名的“西沟苹果”“羊井底大黄梨”一般,慢慢地都退出了历史舞台,消失的无影无踪。

近几年,淙上村的变化是很大,这也有目共睹的。首先,最偏远的掌脑自然庄通了汽车路,从佛堂岭到三岔口的通村道路也进行了硬化,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村容村貌进行了大力整治,乔掌凹改建成龙泉山庄,开始了旅游开发......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淙上,就像一个养在深闺的贵族女儿,她的美丽是那样的内敛、内涵、毫不张扬,总有一天,她会大放异彩。昨天,今天,你无情地转身离去,明天你将高攀不上。

清明假期回家,天有点阴濛濛的,站在掌脑略一抬头就能看到对面山中间的龙泉山庄。妹妹说想去新建设的龙泉山庄看看,因怕下雨,直接开车略过,没有满足了她的心愿。我是想,老家应该留点念想。

有个念想,也就有了说回就回的理由。

小编,欢迎添加,探讨晋东南地区有关问题,或添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66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