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好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种生姜,我们想都没想过,能种成吗?”
平顺县北耽车乡王曲村今年开始大面积尝试种植生姜,这对于在地里摸爬滚打半辈子的村民们来说,可是一件新鲜事儿。
图为:村民下种姜种
一大早,村民刘有田卡着点出了门,三五分钟就到了紧挨漳河边的田里。在亩打垄好的生姜种植田里,他播撒底肥、下种姜种、覆土填埋……开启了他的“打工”模式。
“我今年68岁,年龄大了,但一直在家坐着也不好,现在村里搞生姜种植,在地里干点活,心里踏实。”刘有田是个闲不住的人,即使现在的生活不愁吃、不愁穿,孩子每月给他钱花,但他还是愿意和土地打交道。
“王曲村生态优越、气候宜人,浊漳河依村而过,水量充沛,土地平整,很适宜生姜的种植生长。”王曲村党支部书记张文红介绍到。
王曲村立足实际,把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的破题点放在了特色农业产业上。
图为:村民下种姜种
“我们一定要做好生姜特色产业,让村民们获利。”说干就干,张文红带领王曲村委经过市场调研、多方评估后,于年12月考察引进了山东东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随后成立合作社,流转了亩土地进行先行先试。
“现在我开始教大家种生姜,生姜这个芽得朝上,偏西南方向,两个生姜的间距要有20公分。”山东东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张代军,一步步细致地给村民们讲解种植要领。
有着16年“姜龄”的张代军,带着经验和技术,从生姜种植大省山东走进平顺县王曲村。他说:“今年国家实行乡村振兴,我老家就是山西的,我从这里走出去,又回来,就想着为王曲村做点贡献。这里的土地、气候、水利等条件都非常适合生姜的生长,今年先种植亩,到明年再扩大规模。”
“村民们跟着他学技术,每天还能领工资,种植生姜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价值,还转化了村里的剩余劳动力,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张文红更加坚定了王曲村发展生姜产业的决心。
生姜从阳春三月下种到霜降收获,期间的6个多月,除了技术栽种外,每天还需要日常的管护,因此,这项产业能保证王曲村50余人就近就业。“不出家门,每月能挣0块钱,还能顾得了自家的田,挺好的。”刘有田开心地说。
“生姜适应性强、好管理、产量高,每年一种一收,现在试种的亩生姜,产量可达到1万余斤,一斤生姜能卖到三块到六块钱,收入就能达到4万元左右,市场前景很好,而且销路根本不用愁,产多少销多少。”张代军说。
“自打我学会种姜,拥有了技术,就从农民变成‘技工’了。”刘有田很满意现在的生活,干活越来越“上手”了。
一垄连着一垄的生姜,在村民的双手下覆土填埋,它们会在阳光的照耀、水源的供应、肥料的补充、科学的管护下茁壮成长。这是王曲村的希望,也是王曲村的未来。
“种生姜,我们一定能成!有了它,日子肯定会更好!”(宋娴)